援疆医生李胜:讲奉献,勇担当,舍家报国去援疆

文章来源:耳鼻咽喉科 作者: 点击数:9441 更新时间:2018-06-15

“我心随风入西域,何惧关山千万重!”古时之西域,今日之新疆,历来都是中华儿女卫国戍边、建功立业的热土。建国之初,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”,这句充满英雄豪气和为国吃苦奉献的口号,是全国各族有志青年投身边疆建设的心声。“雄关漫道真如铁,而今迈步从头越!”当新时代对口援疆的号角再次吹响,新一代援疆人再次踏上征程,谱写出生动感人的援疆新篇章。

2017年初的一个下午,衢州正是寒冬腊月,我院耳鼻咽喉科病区里医生护士忙碌着,我正在接待一位刚住院的病人,科主任突然宣布召集科里医生开会。会上主任宣布了我院选派一名耳鼻咽喉科医师援助新疆的重要任务,大家都愣住了。那一刻,我的脑子里憧憬着新疆是怎样的,是瓜果飘香,维吾尔歌舞,雄伟的天山,还有茫茫的戈壁……当主任问到我时,我的思想一下被拉了回来。援疆,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使命,熟悉是因为医院已经连续四次派出医生执行援疆任务,陌生是因为新疆那么远,那里到底是怎样的?我心里没底!可就是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光荣而艰巨的任务,我甚至还没来得及和家人商量,就很爽快的答应了。就这样,我成为了衢州市第九批第一期的援疆医生。

默默奉献 情洒乌什

还记得初到乌什的情景,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戈壁荒漠,进了县城,人生地不熟,许多困难还是出乎我的意料。这里冬季环境干燥,作息有时差,水土不服,言语不通,还有就是我对远方的家人和孩子无尽的思念。最让我关切的是医疗软硬件较为落后匮乏,这里没有我所需要的耳鼻咽喉科手术器械,缺乏检查设备,缺少很多辅助检查的医疗条件。这一切,都在无形中给我的工作、生活带来了许多不适应。困难没有吓倒我,反而激发了我的工作激情,自然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,必须尽快适应并克服;援疆的医疗工作,必须尽快融入并开展,这是我们这支援疆铁军的忠诚使命和责任担当。

援疆任务艰巨而复杂,有条件的工作要做好,没有条件的工作创造条件也要做好。我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,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设备器械,千方百计开展工作。我还想到积极寻求衢州后方支持,通过和派出单位我院积极对接申请,为乌什医院提供了两根鼻内窥镜及一把鼻微创手术器械,为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铺平道路,打好基础。援疆期间,我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: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摘除+鼻窦开放术,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,气管切开术,利用Foley管儿童食道上段规则异物取出术,这些都是乌什县的首例。同时积极开展全麻下鼻骨骨折复位术,鼻出血前后鼻孔填塞及等离子烧灼止血术,眼睑及眼眶新生物摘除手术,口腔新生物摘除术等常规手术,为乌什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的技术升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,同时也发生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感人故事。

2017年4月底的一个傍晚,医院的急诊电话打了过来,一个叫麦麦提的三岁孩子把一枚硬币吞了下去,卡在喉咙上下不得。出于职业敏感,我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,看到的是小麦麦提痛苦的表情,和他妈妈痛哭的样子。他妈妈看到我时,几乎要跪倒在我面前,她不知从哪里听说,孩子这回要切开脖子取出硬币。我安慰她说:放心吧,我有办法!五分钟后,用一根小小的Foley管硬币被取出来,小麦麦提开心极了,妈妈激动的流下热泪,紧紧攥住我的手,一个劲的感谢。我对她说:要谢就谢共产党,没有党的援疆使命,我可能不会来这万里之外的乌什,也不会有机会给孩子治病了。

2017年9月中旬,16岁的阿力普·图尔荪因两天内右鼻部反复出血到医院就诊。我仔细检查后发现出血量较大,出血位置较深且隐蔽,如采用纱条或医用海绵填塞的办法,效果不理想。怎么办?我决定给他做一个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止血术。这是乌什县人民医院首例鼻内窥镜手术,阿力普和他的父母对手术充满着怀疑。可时间不等人,我和麻醉科主任杨键、手术室护士长王延萍进行了详细对接,同时再次和阿力普一家沟通,做好了充分准备。男孩被送入了手术室。消毒、铺巾、鼻腔黏膜的收缩、表面麻醉以及局部麻醉,一切程序严格按照鼻内窥镜手术操作规范进行。半小时后,右鼻出血点被发现并成功电凝,手术顺利完成。阿力普·图尔荪出院时,用不流利的普通话感激地说:“一切都很好,谢谢来自衢州的援疆医生!”


传帮带教 真情融入

每个普通的工作日,我都会参加科室业务查房,每周组织一次科室三级查房,两周组织科室业务讲课。我还参与医院业务及核心制度大讲课,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,通过“传帮带”的方式,手把手的将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当地的医生,带出一批技术过硬,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。我充分利用衢州后方的技术设备优势,借助援疆指挥部“精准传帮带”的帮扶平台,利用休假时间,将乌什县医院五官科的年轻技术骨干带回衢州,进行短期的有针对性的技术提升和临床实践。让乌什医生迅速掌握所学医疗技术,学成回疆,发挥作用,给乌什县留下一支不撤走的医疗队伍,造福当地人民。

乌什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医师焦玲,是我带教的徒弟之一。她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“鼓膜穿刺及鼓室内注药”技术特别感兴趣,曾多次向我询问关于该技术的适应症及操作流程。因乌什医院目前尚未开展此项技术,患者对这项技术也有担心,加之缺乏合适的穿刺针头,所以焦医生的学习还是停留于理论书本。2018年元旦后,在衢州援疆指挥部医疗“精准传帮带”理念的指导下,我带着她回到了衢州,参加了我院的日常工作和查房,仅仅不到20天时间,她共操作“鼓膜穿刺及鼓室内注药”技术17人次,短时间内熟练掌握了该项技术。离开衢州时,她对援疆指挥部及我院的带教老师感谢备至,亲手送上了两面红灿灿的锦旗。

通过一年半的工作,我顺利地完成了每天科室的查房、换药、带教等日常工作,共完成给各类手术115例,急重危病人抢救8例,会诊70余例,门诊病人近2000例,共收治病人500余例,科室小讲课27次,参加科室疑难讨论病例31人次,参加下乡及各类义诊19次,顺利的完成了医疗援疆的各项任务。

民族团结 亲如一家

“事成于和睦,力生于团结”。援疆期间,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自治区关于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的号召,扶贫结亲,救危济困,不仅为结亲户送油送面,同学习同劳动,还多次为科室里的贫困患者捐钱捐物,与民族同志们像石榴子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。
5月初,有一个叫赛麦提·达吾提的中年患者,驼背残疾,家住偏僻的英阿瓦提乡,无亲无故,在我院治疗后好转,决定出院回家修养。但他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,甚至回家的路费都成了问题。听说这个事后,我摸了摸自己的口袋,发现口袋里有50元钱,干脆捐给这位贫困的患者吧。赛麦提接过钱后,眼圈湿润了,紧紧握住我的手,留下了一张象征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照片。

鸿雁传书 父爱如山

“家和万事兴”。在疆期间,父母妻儿对我的关心和鼓励,让我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援疆工作中去。虽然现在通信条件发达,只要手机在手,通话、视频都不是难事。但我总觉得,有些心底的话用声音表达出来似乎有困难。常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家风家训的报道,也想起过去家族中的长辈那些饱含深情的书信,于是我想用传统的方式来和女儿交流。2017年4月底,我写了一封长达三页的信。在信里,我诉说了思念之情,用了很大篇幅关心女儿的学习,鼓励她多和老师、同学交流,并用自己少年时代的经历给女儿鼓劲。我还希望女儿把身体锻炼得棒棒的,对老师和长辈常面带微笑。“分别良久,不能聚首,海天在望,不尽依依,甚念!”我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了第一封给女儿的信。因为寄的是平信,这封信到李优嘉手中,足足用了一个月。女儿给我寄来了回信,信里写道:“你的教诲就像一盏灯,为我照亮前程;你的关怀就像一把伞,为我遮风避雨”“父爱这个字眼是多么平凡,但爱又是多么不平凡”……这些字字句句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,感动着我,激励着我。我把这份思念之情,化成自己努力工作的动力,为乌什的孩子们带去快乐,带去幸福。这之后,一封封来来往往的家书记录了我和女儿的一份思念,一份亲情。

在疆的一年半时间里,我积极践行着一个援疆医生的职责使命和忠诚担当,在衢州市援疆指挥部的正确领导下,在派出单位我院的殷切关怀全力支持下,舍家报国,全情投入,忘我工作,倾情援疆,圆满的完成援疆工作的各项任务。在疆的这段时间里,我已经把新疆、把乌什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,已经把自己当作一个新疆人,真正做到“真情投入、真心融入,善始善终、善作善成,干出友谊、干出成果”,并且取得了受援单位和受援群众的信赖和好评。我的援疆工作即将结束,但是未来援疆的路还很长,我的心将始终和乌什人民在一起。

巍巍天山不会忘记我们这段激情奋斗的岁月,托什干河不会割舍我们这份血浓于水的援疆情谊。我会继续努力,不辜负各级领导和乌什人民的嘱托,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援疆工作尽心尽责,助威助力,为援疆大业添砖加瓦,增光添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