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靠近生命,越敬畏生命 ICU里的“老大哥”祝利华
文章来源:衢州日报 作者:腊莎 徐莉 点击数:2713 更新时间:2018-09-25
著名医学家裘法祖说:“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,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。”,从古到今,医者与仁心始终是在一起的。对于生命的感悟,医者也有着更多的敬畏之心。“越靠近生命,越敬畏生命。”这是bat365官方网站ICU医生祝利华常常发出的感悟。在ICU工作10年了,挽救过生命,也告别过生命,祝利华这位医者,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敬意。
上周,记者来到bat365官方网站ICU病房,见到了正在忙碌的祝利华医生。
ICU里的管事“大哥”
祝利华今年49岁,在ICU团队里岁数排第三,不仅是ICU里的老大哥,更是一位管事大哥。祝利华是江山人,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,毕业后回当地医院负责心脏麻醉和术后监护,2008年来到市人民医院ICU,转眼已经10年。
多年工作下来,同事都已经习惯祝利华“管家男”的形象。ICU护士罗玉兰笑称,祝医生一直有一个习惯,只要遇到对病人医疗护理上没有到位的情况,不论大小,不论当班的是谁,他都会当面指出。这样的不留情面起初总会让人觉得“小题大做”,但是日子久了,大家对祝利华严谨的工作态度越来越认可。对此,祝利华只是说:“在基层医院习惯了,喜欢在病房里转来转去,和患者交流就比较多。”
祝利华在同事面前“铁面无私”,但在患者心中却有着一份侠骨柔情。
90岁的吴大爷患脑梗后遗症多年,因长期卧床,出现了全身多处褥疮。入院后靠呼吸机维持生命,身体十分虚弱,并且因为感染出现高热症状。每天早晨,都能看到这样一幅景象:祝利华穿着隔离衣,弯着腰,表情专注,动作娴熟地换着药。每次换药时间差不多需要半个小时。换完后他的脸上才有细微的变化,从严肃专注变为了微笑。
吴大爷被祝利华这样悉心关照,吴大爷的妻子很感动,她一有机会就拉着护士表扬祝利华:“祝医生人真不错,来住院前,我老头子因为长期躺床上,有好几处褥疮一直好不了,这次来住院,本来不是祝医生直接管的病人,他也不怕麻烦,天天帮我老头子换药,现在真是好了很多。”
患者心里的好“大哥”
ICU办公室里挂着很多锦旗,很多都是给祝利华的。在患者心中,祝利华不仅仅是一位医生,更是一位好大哥。
今年55岁的方泉(化名)如今过上了正常生活,3年前的一场车祸几乎要了他的命,能从鬼门关回来,方泉始终认为祝利华是他的救命恩人。
严重的车祸让方泉的身体满是创面,一系列医疗费用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,方泉的家人一度想要放弃治疗。“放弃太可惜了,他还那么年轻,他还可以活下去。”祝利华一边为方泉治疗一边安抚家属心理,为他们树立治疗信心。
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,祝利华采用自制的吸引器皮管封闭负压引流技术给患者换药,不仅恢复快,还能给患者节省很多材料费。在祝利华坚持治疗的情况下,方泉的情况日趋好转。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过程,方泉出院了,并于第二年将未付清的医药费还清。
“祝利华很低调,荣誉不是他的第一位,患者才是他的第一位。”ICU护士长吴霞云和祝利华共事10年,看到了太多这样的景象。“去年,一位独居老大爷从ICU出院,祝利华知道他一个人住,亲自送他回家,把他安顿好又联系了当地的村干部,确保患者有人照顾后才离开。”
抢救生命的“救火队长”
祝利华的亲和力让他一点也不像个“大医生”,但他绝对是“大医生”的级别。“祝利华是麻醉师出身,没有他插不进的管子,这是ICU公认的事实。”吴霞云说,祝利华的手上功夫是很厉害的。
近年来,ICU新开展了ECMO(体外循环)新技术,祝利华此前有体外循环的进修经验,他自然而然化身“救火队长”,每次只要有危重病人,他就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赶赴抢救现场。
但凡使用ECMO技术的都是呼吸循环衰竭的危重患者,对于患者来说,时间就是生命,作为一名熟练掌握ECMO穿刺技术的医生,祝利华要随时做好“上战场”的准备。
今年年初,一位常山的患者突发心梗,患者生命危在旦夕。接到急救电话后,作为ECMO团队成员之一的祝利华勇挑重担,上午7:00赶到常山实施ECMO抢救,装机、穿刺、建立通道、实时监测,一步步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。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,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。整整12个小时,不眠不休,全程监测,最终,祝利华和ECMO团队成员齐心协力,成功完成了抢救。
随叫随到,连续工作十余小时, 不论严寒酷暑、深夜凌晨,只要病人有需要,一个电话,哪怕正在梦乡,他也义无反顾、冲锋在前。
2018年至今,ICU已经开展18例ECMO技术,每一例都能看到祝利华忙碌的身影。
“祝利华是ECMO的穿刺高手,即使高难度的穿刺也没有他穿不了的。”吴霞云说,“有时候,我们ECMO团队群里发急救消息,没有叫他,他也主动来帮忙,年龄大了,眼睛也有些老花,但他没有丝毫推脱,每次都是迎难而上。”
从医28年,在ICU工作十余年,说起从医的经历,祝利华说:“忙碌、辛苦是工作常态,虽然艰辛,但是我和团队的同事们始终都没有气馁,看到濒临绝望的病人摆脱病痛、远离病床,看到本已黯淡的生命再一次点亮,那一刻是最幸福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