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需要信任、理解和尊严

文章来源:健康报 作者:刘思珠 点击数:8511 更新时间:2014-01-23

    每一起伤医事件都会让我愤怒,但我总是无言以对。作为一名从医22年的临床医生,我不是没有话说,而是不想再说。即便说了,也阻止不了悲剧的一再发生。我只能寄望于政府和社会,希望能尽快改革现行的医疗体制;希望能严惩凶手,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;希望能客观公正报道不良医疗事件,不要混淆视听;希望能理性看待医学和医务人员,认识到医生也不可能完美,也会犯错误……
  还记得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,已近年关,到处冰天雪地,一位外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需要转往省城医院。当时,我们县里连救护车都没有,我只好找来一辆军用面包车。面包车的司机答应帮忙把病人送到西安,但因道路结冰难行,不能保证顺利到达,中途病人要是死亡,必须立即下车。司机的要求并不过分。我将两个便携式氧气瓶搬上车,备好途中可能要用的药品和急救物品,凌晨时分从医院出发。
  一路上我们都是胆战心惊,间或还见到大货车抛锚或侧翻在路边。在翻越秦岭时,我们的车抛锚了,险些跌入山谷。我和患者家属只好下车,用双手搬起石块支住车轮,再用石块砸碎车轮前方的冰面,然后在车后用尽全力推车。几经周折,终于在40分钟后,我们把车推回了马路上。晚上10点,我们把患者平安地送到了西安的大医院。看着患者被推入手术室,我悬了18个小时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我背着患者用过的被服,双手提着氧气瓶,站在肆虐的北风中却丝毫感觉不到寒冷——完成使命的成就感让我心中温暖如春,我甚至忘记去想能否在春节前顺利回家团聚。这么多年来,我总是为自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而自豪,总是忍不住向朋友炫耀康复的病人又在路边激动地跟我打招呼。
  而如今,一桩桩血淋淋的伤医事件令我不寒而栗,不明真相的社会谴责和患者“死在医院,医院必赔”的心理趋向使我心灰意冷。在临床工作中,我使出浑身解数,不求有功,但求无过。我常常想,是为了战胜病魔这个共同的敌人,医生和患者才走到一起的。所以,医生和患者是真正意义上的盟友。如此说来,那伤医事件岂不是背信弃义、弑友助敌?
  疾病不仅是患者之敌,也是全人类之敌。虽然人类同疾病的斗争持续了这么多年,但我们取得的成效多是暂时的、局限的。曾有人调侃,科学家能制造航天飞机,潜水蛟龙上天入地,而医学家对小小的肿瘤细胞、细菌、病毒却无能为力。事实是,最现代的波音747飞机由600万个零件组成,而人体大约由50万亿个细胞组成,一个细胞里面就有30亿个碱基对,每秒钟神经系统要发出100万个以上的神经冲动指挥人体活动。人体的生理变化、代谢与自我平衡过程,更是奥妙无穷。医学是科学,不是神学。医学只有观察,没有承诺,从来不存在百分之百的正确。没有医生不想治好病人,我们最需要的是信任、理解和尊严。
  每次我看到医生头戴钢盔、身穿防弹衣时,都会悲哀地想:医院到底变成了什么?就像一些专家说的,“当医生的诊台上都要安装监控器的时候,当医生看到异动就要往楼道里跑的时候,他还怎么去照料别人”?有人给医生把脉诊病,将医生的病归纳为“恐惧综合征”、“蒙冤综合征”、“沮丧综合征”等。医生“病”了谁来医?可以断定,这些综合征都是心因性疾病,心病还需心药医。回归彼此信任的医患关系,让医生重新找回尊严,使他们劳有所值,不再“出力出汗再出血、劳神劳心再流泪”,医生的潜能才能充分发挥出来,才能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