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人救医生的启示

文章来源:健康报 作者:孙刚 点击数:9145 更新时间:2013-11-07

    最近,我在网上看到重庆市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顾顺华的行医事迹,不禁感慨万分。30年来,顾顺华救治过的呼吸疾病患者超过了8000名。他为病人创办起“哮喘之家”,与病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。2009年4月,顾顺华被确诊为肝癌。虽然重病缠身,他仍坚持每天出门诊、进病房,有时还要参与抢救。顾医生患病的消息在病人中传开后,300多名患者自发组织起来向全国发送求助短信:他们想给这位好医生寻找一个健康的肝脏。
    虽然结果难以预料,但这则“病人合力救医生”的故事却让我想得很远。相传古代三国时期,名医董奉隐居庐山。他看病从不收诊金,只要求被治愈的病人在山坡上种植杏树。多年后,随着被治愈患者的增多,杏树蔚然成林。每年,当杏成熟的时候,董奉便贴出告示:凡到此买杏者,不收银钱,只需用稻谷交换。然后,董奉又将换来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。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,便写了“杏林春暖”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。此后,“杏林春暖”一词流传开来,用来赞誉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的医生,一直沿用至今。
    医学不仅仅是技术,其本质是精神事业;医生不仅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人,而应该是有信仰的人。医史学家在追溯医学起源时有不同的阐述,诸如医源于神、医源于圣、医源于巫等学说都不无道理。然而,万变不离其宗,对人的尊重、理解、爱护和关怀始终是医道的核心。无论中外,医院的兴起无不与仁爱相关。古罗马时期,一位慈善家为护理贫病交加的患者,变卖财产创办了第一家医院。我国北宋文学家苏轼在疫病流行期间,为照顾无家可归的病人,创办了“安乐病坊”。还有欧洲中世纪的“修道院医院”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“普通医院”,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,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。医学从巫术走向科学的过程,本身就孕育着人类的博爱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。
   现在,医学这个名词已经被赋予了更多新的内涵,行医追求与医学宗旨相背离,医学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与行医者职业精神缺失相伴随,医学人文没有与时俱进,相反却渐行渐远,这不能不说是当今社会之痛。希波克拉底在2000多年前就曾说过:“了解什么人得了病,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。”有人因此说,医生应该具备科学家的严谨、诗人的豁达、哲学家的思辨以及虔诚基督教徒般的尚善博爱。
    我们当然不可能如此严苛地要求每一名医生。其实,做一名好医生没那么难:就像重庆的顾医生那样,视患如亲,然后被患者视为亲人,继而杏林春暖、医患和谐。